Friday, May 4, 2007

美国文化是否很"美国化"?

http://usinfo.state.gov/mgck/Archive/2006/Apr/06-474422.html

美国文化是否很"美国化"?

佩尔斯

理查德·佩尔斯(Richard Pells)

[作者简介]理查德·佩尔斯(Richard Pells),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历史学教授。已发表三部主要专著,《激进视角与美国梦:大萧条时期的文化和社会思潮》(Radical Visions and American Dreams: Culture and Social Thought in the Depression Years)、《保守时期的自由派思想:40-50年代的美国知识分子》(The Liberal Mind in a Conservative Age: American Intellectuals in the 1940s and 1950s)、《不同于我们:二次大战以来欧洲人对美国文化的爱憎和改造》(Not Like Us: How Europeans Have Loved, Hated, and Transformed American Culture Since World War II)。目前正撰写新书,《从现代主义到电影:20世纪美国文化的全球化》(From Modernism to the Movies: The Globaliz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六度担任富布赖特高级讲座学者和主席,曾赴荷兰(the Netherlands)、丹麦(Denmark)、德国(Germany)、奥地利(Austria)、芬兰(Finland)、巴西(Brazil)、澳大利亚(Australia)和印度尼西亚(Indonesia)任访问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世纪初以来,其他地区的人们始终对美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惴惴不安。1901年,英国作家威廉·斯特德(William Stead)出版《全世界的美国化》(The Americanization of the World)一书。带有预测性的书名说明人们有诸多忧虑,例如担心民族语言和传统消亡,国家"特征"也会在美国各类习俗和理念的重压下消失殆尽等。这股愁云至今挥之不去。

近年来,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些学者、新闻从业人员和政治活动人士的头号敌人。他们哀怨文化同一性的趋势已经出现。更有甚者,他们往往视全球文化为美国文化的同义词,一再强调好莱坞(Hollywood)、麦当劳(McDonald's)和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传播种种图像,灌输生成潜意识的各种信息,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如此之大,可在其他国家造成一枝独秀,万马齐喑的局面,使地区和乡土特色荡然无存。

指责也好,批评也罢,100多年以来美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关系从来就不是单行道。相反,美国作为消费的一方受外国文化艺术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其引领全世界娱乐和时尚风潮的作用。

事实上,从19世纪到21世纪,美国作为一个外来移民国家既接受来自全球的文化,又向全球输出文化。毫无疑问,移民对美国的影响说明了为什么美国文化能长时期在如此多的地方如此流行。美国文化能传播到全世界各地,正是因为美国吸收了外
来的风格和思想。在这方面,美国比海外竞争对手更胜一筹,因为美国对接受的外国文化产品重新包装,然后再向全球其他地方传播。这正是为什么全球大众文化总是与美国联系在一起的缘故,尽管这种联系过于简单化。

快餐、娱乐公园和电影毕竟并非美国首创。在巨无霸(the Big Mac)问世前,已经有了鱼和薯条。在迪斯尼乐园降生之前,哥本哈根(Copenhagen)已经有了蒂沃利公园(Tivoli Gardens) 。(迪斯尼参照蒂沃利公园的样式在加利福尼亚的安纳海姆(Anaheim,California)建立了第一个主题公园,然后以此为模式再向日本和巴黎输出)。二十世纪前20年,全世界两个最大的影片输出国是法国和意大利。

现代主义的影响

由此可见,今天国际流行的娱乐节目并非仅仅来源于巴纳姆马戏团(P.T. Barnum)和布法罗·比尔西部荒野秀(Buffalo Bill's Wild West Show),新的全球文化之根也可以追朔到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流派对19世纪文学、音乐、绘画和建筑的批判,特别是因为现代派拒绝承认高雅文化(high culture)和民俗文化(low culture)之间的传统分野。现代主义倡导艺术的即兴、自主和非相关性。这些也是美国流行文化的特征。

二十世纪初的艺术家也反对有关文化是增进知识或道德的手段的观点。他们牺牲哲学、宗教和意识形态,强调风格和技巧。他们刻意要人们注意小说的语言、绘画的光效应、建筑的材料和功能、音乐的结构而非旋律。

现代主义基本上崛起在欧洲,但也在不经意中加速了美国大众文化的成长。超现实主义及其带有虚幻色彩的各路同盟军,轻而易举地造就了广告、漫画和主题公园的语言技巧和精神象征。达达主义(Dadaism)鄙视精英文化圈的势利,更适应已经存在的"下层"口味(特别是美国的外来移民),如nickelodeons和vaudeville的演出活动。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试验性的非正统无调式音乐则确立了美国爵士乐的节律创新。

现代主义为真正获得新生的文化奠定了基础。但是新文化并没有转向现代主义,也未追随欧洲风格。美国艺术家对这个引领时代的工程进行改造,重新开创了全球潮流。

通俗文化之集大成

人们只有通过流行文化才能看清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相互关系。美国大众文化的降生有很多原因。当然,美国娱乐形态在全世界传播的一个主要动力是,以美国为基地的媒体集团对自己的产品及其销售有很强的控制能力。但是美国影片和电视节目在全球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不仅仅是因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实力,这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英语作为大众传播语言之一产生的威力,始终是美国文化被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因。与德语、俄罗斯语和中文比较,英语的结构和语法更简单,还倾向使用短句,抽象词汇较少和句法简洁,对歌词创作、广告语言、漫画解说、新闻标题及影片和电视对白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作为一种语言,英语得天独厚,很能适应美国大众文化的需要和传播。

另外一个因素是美国受众的国际背景。美国人口的多样性,包括地区、种族、宗教和民族多样性,迫使媒体从20世纪初开始进行摸索,力图采用适合多文化广泛需求的信息、图像和情节。好莱坞制片场、大众化杂志和电视网络都不得不学会如何与国内各种类型的群体和阶层交流,因此也获得相应的技巧适应国外同样的多样性受众的需要。

美国媒体能成功地跨越国内社会各阶层的界线,冲破国家边界和语言的樊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融各种文化风格于一炉。美国音乐家和作曲家曾追随毕加索(Picasso)和帕尔哥(Braque)等现代派艺术家,吸取高雅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各种元素。例如,阿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和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的交响乐、歌剧和芭蕾作品都融合了民间曲调、宗教旋律、蓝调、福音歌曲和爵士乐的成份。爵士乐作为美国化的经典,也在20世纪初发展成集非洲、加勒比、拉美和现代欧洲音乐之大成的艺术形式。美国大众文化融合多种风格,反映了多种族受众的不同经历和爱好,从而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受到欢迎。

欧洲对好莱坞的影响

无庸讳言,谈到外来的影响,美国电影工业首当其冲。不论是好是坏,20世纪的好莱坞不仅是美国的文化重镇,而且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的文化首都。正如历史上的文化中心弗洛伦萨(Florence)、巴黎(Paris)、维也纳(Vienna),好莱坞吸取了全世界各地演员、导演、作曲家、服装和美术设计师的聪明才智,作为移民企业家创立的一个国际大家庭发挥自己的功能。

此外,在20世纪的很大一部份时间内,外国导演的精品蜂拥而至,美国电影从业人员往往奉之为楷模。例如,从40年代至60年代,美国高度推崇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弗朗科依斯·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黑泽明(Akira Kurosawa)、萨耶吉特·雷伊(Satyajit Ray)等具有独特风格的著名导演。

尽管如此,欧洲和亚洲影片出现的一个悖论是,这些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大量生产模仿美国的作品。七十年代,当时新涌现的天才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伍迪·艾伦(Woody Allen)都是美国人。美国人热衷采用即兴手法和自传体形式,归功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New Wave)的影响。采取这些手段促使美国影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使其他各大陆的电影工业更难以达到美国影片在全世界流行的广度。

与此同时,每一个时期的美国导演也在模仿外国艺术家和电影制作人,孜孜不倦地追求影片的风格和技巧,强调通过视觉形象讲述故事。二十世纪初的欧洲画家希望观众注意到,他们看见的是画布上的线条和色彩,不能视其为自然界的复制品。很多美国影片也着意提醒观众,他们在欣赏电影,不是观看拍摄的现实景像。例如影片《公民凯恩》(Citizen Kane)采取多人叙事的形式,《安妮·霍尔》(Annie
Hall)通过分割的画面描述一对恋人对相互关系的想像,《低俗小说》(Pulp Fiction)则频繁运用时空闪回的手法。美国影片(不仅是影片,而且也包括音乐电视片)常常对最奇巧的剪接和摄影技术趋之若骛,其中很多灵感来自外国导演,力图创造现代派影片系列,反映当代人类生活的快节奏和魅力。

好莱坞对现代派视觉表现手法的迷恋,特别明显地表现为美国众多当代演员往往基本不依靠语言进行表演。自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在1947年《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舞台剧和1951年的同名影片中采取面目一新的表演方法以来,不依靠语言表现人物已成为美国演员崇尚的技巧。相形之下,30年代讽刺喜剧片和打斗片的男女主人公则灵牙利齿,说话如连珠炮,挖掘人物内心的风格毫不见踪迹。

白兰度曾接受过这方面的表演技巧训练。这种表演流派发源于俄罗斯革命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Stanislavsky)创始的莫斯科艺术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即兴培养感情,调动儿时的记忆和内心感觉,时常可以不考虑剧本和影片作者的原意。因此以白兰度及其后继者为代表,美国表演艺术以情感表现力见长,往往更强调未说出口的东西,发掘无法通过言语表达的感情。

这种表演方法不仅对美国产生了影响,而且扩展到海外。这种情况很典型地说明,外来的、原创于舞台的观念如何在战后的美国被运用于电影,然后又传播到全世界其他地区,成为影片制作和社会行为的一个范式,让-保罗·贝尔蒙多( Jean-Paul Belmondo)和马塞罗·马斯托依安尼 (Marcello Mastroianni)的表演风格即说明了其在海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种表演方法要求演员少考虑语言,主要依靠形体,甚至在无声的情况下诠释人物。这也有利于全球观众在观看影片时理解和欣赏美国影片的内容。

重人之常情

最后,美国文化的现代派艳丽色彩不仅很有限,而且具有非政治和反意识形态的倾向。和其他方面的原因相比较,拒绝向听众灌输某种社会意识是美国娱乐形态在全世界流行的主要原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影片以人与人的关系和个人感情为主体,不强调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种种问题。美国影片讲述有关爱情、励志、成功、失败、道德冲突和生存的故事。 三十年代最脍炙人口的影片是喜剧片和音乐片[除《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以外],情节往往是男男女女如何阴错阳差陷入爱河,并不触及贫困和失业等问题,不属于社会意识很强的影片。同样,在描述二次大战和越南战争的影片中,《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和《猎鹿人》(The Deer Hunter)等佼佼者很注重战事结束后人的心理活动,发掘人物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并没有在当时的重大事件上多费笔墨。

主人公经历的这种种煎熬也正是其他地区人们的亲身体验。所以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曾出现满城争说《泰坦尼克号》(Titanic)的盛况,重现当年《飘》(Gone With the Wind)上映时万人空巷的景像,并不是因为这些影片宣扬美国价值观,而是因为全世界的人们都从缠绵悱恻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生活的某些影子。

一些批评人士经常指责美国大众文化粗俗不堪,喧宾夺主。但是外国受众从来不觉得美国文化如此不可接受。充其量,美国文化只不过接受了别处的文化,然后转化为每一个地区人人都能接受的一种文化。对于全世界千百万人来说,这种文化不论在情感方面还是在艺术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感染力。

尽管目前不仅在中东,而且在欧洲和拉丁美洲再次出现反美情绪,但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影片、电视节目和主题公园的所谓"帝国主义"色彩并不如世界大趋势那么浓烈。总而言之,美国大众文化并没有把全世界改造成美国的复制品。相反,美国对外国文化的依赖已经使美国成为全世界的复制品。

(全文完)


本文选自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2006年2月的电子期刊《全球化的挑战》(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本文表达的看法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观点和政策。

理查德·佩尔斯已应邀作为嘉宾参加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就文化全球化问题主办的在线访谈(使用英文),时间是美国东部夏令时间4月20日中午12:00。有兴趣的读者可事先通过以下网页登记, 届时与嘉宾进行交流。
http://usinfo.state.gov/utils/chatemailreg.php


译注:

巴纳姆马戏团(P.T. Barnum), 美国早期著名马戏团。
布法罗·比尔西部荒野秀(Buffalo Bill's Wild West Show), 1882年在美国首演,表现美国西部拓荒精神。
nickelodeons,门票低廉的剧场和演出。
audeville,综合性演出。
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1882-1971,美国俄裔作曲家。
《公民凯恩》(Citizen Kane) ,又译《大国民》,1941年出品。
《安妮·霍尔》(Annie Hall), 1977年出品。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 1994年出品。
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y),1863 -1938,俄罗斯戏剧家。
让-保罗·贝尔蒙多( Jean-Paul Belmondo),法国演员。
马塞罗·马斯托依安尼 (Marcello Mastroianni),意大利演员。


制作日期: 2006.04.06 更新日期: 2006.04.06

No comments: